|
|
|
|
罗马式建筑
罗马式建筑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,亦在教堂的兴建中得到了繁荣,罗马式教堂来源于巴西利卡教堂,开窗较小,内部昏暗的氛围为大大增加了宗教的神秘感。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有:罗马式建筑最独特的特征是它的拱顶工程。主要是肋骨式筒形拱顶,也有尖肋拱顶。这是一种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建筑式样,有利于教堂圣咏的效果。为了应对拱顶带来的压力,罗马式建筑的墙体巨大而厚实,因此显得沉重封闭,同时采用扶壁以增加对墙体的支撑力。西面入口处有两座塔形钟楼,尖顶或平顶。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。
装饰上不重视外表装饰,墙面不经打磨,砖缝很小,庄严而朴素,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。设计者往往在墙面用连列小券,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,以减少沉重感。建筑旁多有连拱廊。门楣的半圆形空间覆盖着浮雕,并有多层拱顶曲面。门中央以间柱支撑。柱式上,罗马式建筑在科林斯柱式的基础上更加发展了浮雕柱饰。
罗马式雕刻
罗马式雕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宗教艺术而附属于罗马式建筑。由于罗马式美术与宗教的紧密联系,罗马式雕刻亦随着教堂的兴建而发展起来,鉴于世俗民众大多数是文盲,为了在他们之中开展宗教传播,教堂运用雕刻来给大众展现圣经的故事。罗马式雕刻首先是作为宗教传播的载体而出现的。
与蛮族艺术平面风格相比,罗马式雕刻在写实上更进一步,人的形象开始出现,这是罗马式雕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。又因为作为一种宗教艺术,罗马式雕刻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细节上都为了凸显宗教意义而存在,罗马式雕刻的设计者多是修道院的僧侣,在雕刻方面强调精神层面更高于物质层面,强调线条,强调对称,这也是拜占庭文化影响下的一种体现。古典艺术亦影响了罗马式雕刻。另一方面,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一背景之下,世俗文化的冲击,已经开始在罗马式雕刻中表现出来。代表作有米耶日维勒教堂大门雕刻和摩赛克(Moissac)修道院雕刻。
罗马式绘画
罗马式绘画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抄本绘画,还有少量的是镶嵌壁画 、壁画 、挂毯画,后几种艺术的流行受到地域的限制,只有抄本绘画流行于整个欧洲。更由于抄本绘画是一种私人艺术,故而表现题材更广泛。代表作是巴约挂毯。